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費,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當前,以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仍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兩新政策”(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的當下,如何繼續通過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為綠色消費和低碳經濟創造更多可能。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紛紛對此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認為,要更好地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高效銜接。此外,代表委員們還十分關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未來生活的影響,共同期待通過科技創新激發消費動能,引導消費向高端化、綠色化方向轉型。
擴大補貼範圍,明顯拉動消費,既惠民又利企
北京崇文門國瑞城購物中心內,二樓的華為智能生活館擠滿了前來體驗、選購的消費者。門店處處可見“以舊換新補貼20%”的宣傳標語。不僅僅是華為智能生活館,在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最新政策公布後,全國各地的3C數碼產品線上、線下店,都紛紛迎來了大量顧客。
以舊換新,無疑是當前我國消費領域的一大熱詞。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超過680萬輛,超3600萬名消費者購買8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過5600萬台,家裝廚衛“煥新”補貼產品約6000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超過138萬輛。
在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看來:“2024年一係列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政策的接續推出,多措並舉推動消費持續擴大,為經濟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對消費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手撬投資,一手擴消費,消費品以舊換新不斷加力擴圍既惠民生又利企業。
作為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領域的領先企業,過去一年,萬物新生(愛回收)的相關業務提升明顯。2024年第3季度,愛回收在京東渠道的以舊換新交易額和收入均同比增長100% 。在2024年雙十一期間,以舊換新需求旺盛,業績規模同比增長 246% 。
萬物新生(愛回收)集團執行總裁王永良告訴記者:“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激發了消費者參與二手交易的積極性,促進閑置二手電子產品進入循環體係,有利於提升閑置設備的回收滲透率。短期內,我們已在一些城市如深圳,看到回收量顯著受益;長期來講,我們更看到這些政策對提升廣大用戶二手閑置回收認知的作用,為推動二手市場商品供應的增加和市場規模的擴大都打下良好基礎。”
加強政策規範性引導,優化消費結構
從汽車到小家電,從數碼產品到綠色生活,當前新型消費模式加速培育,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在“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時代背景下,曹鵬不僅明確感受到消費市場的活力在增強。大量的一線調研也讓他意識到,零售產業正麵臨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比如,“兩新”政策在執行便利性和品類的覆蓋麵上還期待拓展;服務消費和精神消費需要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因為人才、資源不足,很難享受到技術升級紅利等。
在曹鵬看來,為了更好地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高效銜接,充分提振消費,從國家層麵應製定以舊換新政策實施的規範性指引,如采用平台立減或消費券的補貼支付模式、實施“送新+取舊”一體化推進模式、統一政府側補貼核銷標準、確定平台/企業的墊資比例和期限上限等,提高消費者和平台/企業參與以舊換新的積極性,最大程度發揮以舊換新政策的帶動效應。
擴大消費帶動效應一頭連著公眾,一頭連著企業,如何既讓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優惠,又讓企業實實在在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發展能力。在全國政協委員、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浩然看來,提振消費不僅要擴大消費補貼支持政策,還要優化消費結構。重點將補貼範圍擴展至綠色、智能、健康類等領域,引導消費向高端化、綠色化方向轉型。比如,創新拉動消費品牌活動,拓展消費場景。支持舉辦國潮消費、綠色消費月等全國性活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消費場所的智能化水平。
鼓勵消費領域技術創新,刺激循環經濟發展
全屋智能家電,AI自動駕駛,這些曾經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見的場景如今正一步步變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工智能的進步,還將持續突破想象力的邊界,擁抱更多可能性。而消費領域的技術創新,無疑是第一生產力。在曹鵬看來,技術創新打造了精準洞察消費需求的“傳感器”、新產品新服務誕生的“孵化器”、不斷拓展消費場景的“放大器”、有效提升消費體驗的“優化器”和顯著提升產業效率的“加速器”。
實際上,科技改變生活,從來不是一句空話。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綠色生活理念的發展,公眾對綠色能效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家電以舊換新中,一級能效產品銷售額占比超過90%,帶動高能效等級和智能家電零售額連續4個月超兩位數增長;家裝廚衛“煥新”中,智能坐便器、掃地、智能門鎖等智能家居產品換新近1000萬件;廢舊家電回收量從7月起連續5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當前,以舊換新對循環經濟的影響還在持續中,科技創新也將繼續為實現更加環境友好的生活目標而賦能。接下來,各市場主體還將如何用精準創新的產品和服務撬動市場增量,推進資源的循環利用,為 “雙碳” 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
曹鵬表示:“我們應充分鼓勵產業鏈上的企業、機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提供數智供應鏈服務,更高效、精準地實現對用戶需求、市場趨勢的精準把握,讓品牌商家提供精準的產品和服務,從而進一步激發消費動能。”
在國家大力推動以舊換新的背景下,王永良十分看好循環經濟行業未來的增長空間,為了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我們極度重視科技對於行業發展的推動效能。諸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運用,有望進一步增進二手手機交易的效率以及透明度,促使行業朝著高質量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王永良表示。
來源:中國環境
(轉自:恒銀科技)